2005/09/28

 

《該死的官僚》 - 管理

分類:文章
很多小公司老闆跟高階主管喜歡搞內稽內控,如果照ISO標準版的九大循環(銷售與收款、採購與付款、融資、投資、固定資產、薪工、生產、電腦稽核、研發)來看,一整套隨便玩下來,通常下場都很慘烈。輕者,員工人仰馬翻;重者,搞得天怒人怨,一堆人提辭呈。保證讓老闆心驚膽跳,花一堆銀兩,還惹一身腥。

內稽內控該不該做?當然應該!但是重點在「順序與權重」。要搞好內稽內控,除了要有專業相關知識外,重要的是還要有「產業知識」,才能抓到真正控管的重點。依照產業特質,俱樂部在不同生命週期都有其階段性重點任務。舉例來說,營運初期應該著重在業務開拓,只要抓到基本內控重點即可,等到業績穩定後,再予以強化內部管理細節。俱樂部也因為有高度整合性的服務流程,跨部門間的控管重點就變成在日期、金額、授權這三大類了。

興利?還是要防弊?

企業建立管理制度及辦法,是為了要最有效的去運用手上有形與無形資源,以創造股東、客戶與員工三贏。講白點,最重要的就是要幫股東賺錢。所以制度是工具、手段,讓企業賺錢才是真正目的。「制度」的首要功能是「興利」,其次才是「防弊」。這不是告訴你內稽內控不重要,而是提醒你:如果制度變成官僚,把手段當目的,那還不如把錢存到銀行,幹嘛投資經營企業?要找管理制度其實非常容易,花個幾千塊買片光碟,要什麼有什麼。但繁雜的制度、流程、表單,往往是創造官僚成本的最大禍首。真正的管理高手卻會拿捏重點,掌握跟公司經營核心有「正相關」的制度與表單來有效運用。表單制度在精不在多,有本事只要幾張就打通關,高手更是內化進電腦系統裡,讓公司營運資訊在彈指間流暢如行雲流水,能簡單、清楚、聚焦。

管的住就好

制度要怎樣才剛好?在俱樂部這個行業裡,我個人的看法是「管的住就好」。制度存在的價值在幫公司「創造營收」,而非「統計營收」。「管的住」代表的不只是管理制度的精鍊,更隱含著「風險管理」的觀念。制度只要夠用,讓企業整體朝著預計的大方向不斷前進就夠了。經營管理的風險永遠會存在,重點是你能管的住嗎?

留言: 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



<< 首頁

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. Isn't yours?

訂閱 文章 [Atom]